家长圈里流行一句话:“一年级的时候,一定要把习惯养好!”于是家长们每天严防死守,见孩子回到家,第一句话就是:“快写作业!”
如果孩子先逛了一会儿、玩了一会儿,家长们脑子就浮现出一系列的逻辑推导:“回家不先写作业,所以学习习惯不好,所以成绩也不会好,所以以后不盯着就不学了……”
有些家长还会推导出类似“跟他爸爸一样不长进”、“以后没出息”、“永远不如人家”、“我的教育很失败”等等更令人“害怕”的结论。
因为“害怕”,家长们大脑中的边缘系统被激活,那是人类“动物性”的一面,它反应迅速而简单,让我们立即做出“逃跑”或“战斗”的选择。
于是有些家长“硬碰硬”,用吼叫、打骂等方式迫使孩子听话,却陷入了“不盯着就不学”的怪圈;而另一些家长则在孩子怎么都不听话之后败下阵来,只能求老师“我们管不了,请您狠狠的管”。
显然,无论是哪一种,都没办法培养出孩子“自觉学习”的能力,要么骄纵了孩子,要么毁了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自控力。
关于“不盯着就不学”、“不听话”的原因,我们前面的章节有许多阐述,这里就不再多讲。今天咱们讲讲,怎样打个“组合拳”,让孩子即使“先玩再写作业”,也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自控”能力。
孩子回家“先玩一会儿,再写作业”,这是他自己做出的时间安排,是“自控”在起作用。如果家长控制太多,那么就变成了“他控”,虽然当时效果不错,却变成孩子的拐棍儿,再也仍不掉了。
所以,当孩子希望“先玩一会儿”的时候,您不妨给他一定的控制权和选择权。你可以这样说,让孩子自己来选择。
妈妈:“可以先玩一会儿,再写作业。你觉得需要玩几分钟呢?“
孩子:“玩20分钟吧。”
妈妈:“好的,那妈妈给你定个闹钟!”
您可以用闹钟,也可以用手机,给孩子定个时,到点之后提醒他。如果提醒了两次,孩子还是继续玩,别生气。因为大多数时候,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反应。如果您此时大吼一声,那就又变成“您控”了。
您大可以放任孩子玩下去,直到他的睡觉时间到了,让他去睡觉。自控能力在孩子自愿的“内”,而不在父母逼迫的“外”。
之前,听很多家长说过,孩子跟孩子还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不用逼迫、不用看着,也能老老实实先把作业完成,而有的孩子你就算陪着他、看着他,他也不愿意好好写。
其实,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自控能力在孩子自愿的“内”,而不在父母逼迫的“外”。所以说,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他到点该做什么事情自己也有一定的可控性。
第一次孩子不懂没关系,我们在后面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讨论,然后设定一个比较好的就寝时间,让你的孩子计算出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只要你玩后可以完成家庭作业并且按时入睡,这个不能自己武断的去制定,让孩子自己决定,只要合理即可。
或者规定是你每天放学后只能玩两个小时,然后开始写你的家庭作业。过了规定的时间,孩子还是不愿意做作业,想出各种理由来,父母也别担心,可以看情况来延长一点时间。
给孩子足够多的休息时间,时间延长后,他们就会变得稍微自觉点。如果给孩子设定好的时间内,作业还没有完成,家长就别让他们继续写了,以免牺牲睡眠时间而影响健康。让他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写,或者直接告诉老师情况。毕竟,儿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们在一旁陪家长玩,也可以让他们更自觉,时间到了就认认真真写作业。虽然孩子的自制力很差,需要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培养出来,但盲目的强迫,很可能只会适得其反,家长在实施教育方法时,还要结合儿童的情况、情绪。
只要找到了合适的方法,才能让孩子更愿意听家长的话,而不是有逆反心理。宝妈们可以结合自己家宝宝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议宝妈们最好是先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再确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