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浸润癌,指发生在子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以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为主,占宫颈浸润癌的75%~80%,宫颈浸润癌是一种可以通过医学干预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的恶性肿瘤,是病因明确的、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宫颈浸润癌防治的关键在于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止其向宫颈浸润癌的发展。
宫颈浸润癌,指发生在子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以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为主,占宫颈浸润癌的75%~80%,宫颈浸润癌是一种可以通过医学干预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的恶性肿瘤,是病因明确的、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宫颈浸润癌防治的关键在于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止其向宫颈浸润癌的发展。
宫颈癌前病变或原位癌的治疗效果比宫颈浸润癌的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宫颈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67%,,而宫颈原位癌的治愈率则可达到100%,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这三阶梯检查的日趋完善,使我们做到宫颈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宫颈浸润癌[1]及其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性生活过早、早婚早育多产、多个性伴侣、性传播疾病、吸烟、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多种因素相关。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
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浸润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HPV感染者患宫颈浸润癌的危险性增加,发生宫颈浸润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5倍,高危型HPV产生病毒癌蛋白,其中E6和E7分别作用于宿主细胞的抑癌基因p53和Rb使之失活或降解,继而通过一系列分子事件导致癌变。
HPV感染所致生殖道疣的患者很多,HPV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种,以实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的一级预防。
不良性行为
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的男性,或其性伴侣曾患宫颈浸润癌的男性属于高危男性,与高危男子有性接触的女性,也更易罹患宫颈浸润癌,由于宫颈浸润癌发病与性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已婚妇女应该定期普查,及时诊断和治疗癌前病变。
月经及分娩因素
经期延长,卫生习惯不良,经常患有宫颈炎、阴道炎或免疫力低下的女性,由于免疫力弱,阴道的内环境不良,感染HPV病毒后不容易被清除掉,长期持续感染HPV,更易罹患宫颈浸润癌。
早婚,分娩次数过多,初产年龄较小的女性,由于在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免疫功能的抑制,细胞异型性增生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多产容易对宫颈造成机械性损伤,进一步诱发病毒、细菌的感染,也会导致宫颈浸润癌发病几率的增高。
吸烟
有相关研究已经指出,吸烟是宫颈浸润癌发病的协同因素,长期大量的摄入尼古丁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浸润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连续吸烟≥4年者患宫颈浸润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戒烟可减少其发病危险性。
免疫缺陷与抑制
研究表明,HIV感染导致的免疫缺陷,以及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等情况,均会导致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升高,此外,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浸润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宫颈浸润癌患者HSV-II抗体水平高提示该病毒与宫颈浸润癌发病有关。
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浸润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与慢性宫颈炎无区别,多在普查中发现,宫颈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和疼痛等,其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与宫颈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当患者长期出现白带增多或出现恶臭的脓血性白带,出现接触性出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出现白色或血性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于妇科或妇科肿瘤科,进行HPV、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TCT)、阴道镜检查等检查项目,医生在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给予手术、放疗或者化疗。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是现阶段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初筛手段,特别是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的诊断,细胞学检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目前主要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TCT),筛查应在性生活开始3年后开始,或21岁以后开始,并定期复查。
HPV检测
因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目前国内外已经将检测HPV感染作为宫颈癌的一种筛查手段。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作为初筛手段可浓缩高危人群,比通常采用的细胞学检测更有效,对于HPV16及18型阳性的患者建议直接转诊阴道镜,进行组织学活检。
阴道镜检查
适用于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如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伴HPV检测阳性、或宫颈细胞学检查LSIL及以上、或HPV检测16/18型阳性者,建议行阴道镜检查,主要观察宫颈阴道病变上皮血管及组织变化。
宫颈浸润癌阴道镜下常表现出病变区明显高低不平、云雾状、脑回状、结节状或猪油状图像,还可出现异型血管等异常图像,满意的阴道镜检查和高质量的病理检查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诊断及正确治疗至关重要,如基层医院不具备相应条件应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任何肉眼可疑病灶,或阴道镜诊断为高级别病变者均应行单点或多点活检,如需要了解子宫颈管的病变情况,应行子宫颈管搔刮术,钳取活检定位的准确性将影响最终诊断结果,宫颈无明显癌变可疑区时,可在移行区3、6、9、12点4处取材进行活检。
正常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碘溶液突然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能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糖原,可为炎性或有其他病变区,在碘不染色区进行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取活检的数量取决于病变面积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所谓多点活检通常需要2~4个活检标本。
宫颈锥切术
宫颈细胞学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或活检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需确诊者,均应做宫颈锥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膀胱镜、直肠镜检查
临床上怀疑膀胱或直肠受侵的患者,应对其进行相应腔镜检查,以明确分期,宫颈浸润癌Ⅳa期的分期标准为癌侵犯膀胱黏膜和(或)直肠黏膜。在膀胱镜及直肠镜检查下活检,是证实膀胱及直肠黏膜有无转移的可靠检查方法,Ⅱb、Ⅲ、Ⅳa期患者应考虑行直肠镜及膀胱镜检。
影像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可以协助诊断、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和治疗后的随访监测,尤其在随访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70%患者血清SCC和CEA值升高,其水平与肿瘤大小及分期相关,动态测定其浓度可帮助监测病情,SCC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重要标志物,血清SCC水平超过1.5ng/ml被视为异常。
应根据FIGO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结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选用适宜措施,重视首次治疗及个体化治疗,一般早期采用手术治疗,晚期采用放射治疗,化疗作为辅助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应用。
适用于各期宫颈癌,放疗包括体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及二者联合应用,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复发风险,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如存有手术切缘不净、宫旁受侵、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术后需辅助放、化疗。
术中或术后如发现肿瘤大、深部间质受侵和(或)脉管间隙受侵等危险因素,则术后需辅助放疗和或同步放化疗,放疗的原则是要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尽最大可能保护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即尽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放射治疗分为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行根治性放疗时,对肿瘤区域给予根治剂量照射,由于照射范围较大,照射剂量也高,因此,对肿瘤附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特别是一些对放射线敏感的组织和器官的防护,就成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引起重视,主要应用于放疗时单药或联合化疗进行放疗增敏,即同步放化疗,还有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以及晚期远处转移、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等,目前宫颈浸润癌单行化疗尚不能达到完全根治的效果。
治疗宫颈癌的常用抗癌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异环磷酰胺、阿霉素、吉西他滨、拓扑替康、长春新碱等,多采用静脉联合化疗,也可用动脉局部灌注化疗,在众多的化疗药物中,顺铂是治疗宫颈浸润癌有效的常用药物。
近年试用于宫颈浸润癌化疗,并初步取得较好效果的新药有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异长春花碱等。多数研究表明,联合化疗治疗宫颈浸润癌的疗效优于单一药物化疗,其中尤以含有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疗效较好,顺铂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肿瘤,疫苗接种和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措施,宫颈癌是病因明确的癌症,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浸润癌发生发展的明确病因,因此HPV疫苗接种对于预防宫颈癌有着巨大的意义,关于宫颈癌三级预防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