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脱皮多是由于宝宝在母亲体内时,皮肤浸泡于羊水,且宝宝皮肤表面胎脂覆盖,在出生后皮肤完全暴露在干燥空气中,会造成表皮脱落,是正常的。一般不同宝宝有不同程度脱皮现象,有些宝宝只是轻微掉皮屑,有些会较明显,大片脱皮。但只要宝宝的饮食、睡眠没有异常,都是正常的,父母不要太担心,皮屑脱落后,幼儿皮肤就正常了。
婴儿掉皮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生理原因:由于刚出生婴儿的皮肤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表皮和真皮层会有一定的发育不成熟的现象。同时由于在子宫时,皮肤一直处于羊水的浸泡中,皮肤表面的水分较多,当出生后脱离羊水的浸润,如果环境的湿度较低,气候较干燥,就会导致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脱落。上述症状属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常见于生后2-3个月的婴儿,婴儿没有任何不适症状,随月龄增加,掉皮症状也会随之减少、消失;
2、病理原因:除大面积掉皮外,皮肤下出现明显充血、水肿或有炎性渗出物,如皮肤表面会有流黄水症状,这时可能存在皮肤性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新生儿掉皮确实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儿在出生前处于温暖的羊水中,出生后受到寒冷和干燥空气的影响,刺激到了皮肤,从而皮肤出现收缩,新生儿就很容易皮肤脱皮的情况。一般宝宝在出生1-2周后就会脱皮,会在1-3个月有所还转,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会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新生儿脱皮后家长要注意观察,并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宝宝肌肤娇嫩,不要过度清洁皮肤。不要因为宝宝脱皮就很慌张,随意给宝宝使用药物,平时做好护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