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氮偏高别忽视,它预示着你肾功能好坏!

0人评论
8960次阅读

尿素氮偏高对于正常人来说其实是较为正常的,因为除了病理方面例如肾脏损伤等导致的以外,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也是会引起这种情况发生的,不过治疗也比较简单,一段时间不吃蛋白质即可,但是如果是因为病理原理导致的,则需要进行治疗或者透析等治疗。

尿素氮偏高对于正常人来说其实是较为正常的,因为除了病理方面例如肾脏损伤等导致的以外,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也是会引起这种情况发生的,不过治疗也比较简单,一段时间不吃蛋白质即可,但是如果是因为病理原理导致的,则需要进行治疗或者透析等治疗。

生理方面
吃药等
357~535mmol/24h
鱼肉、瘦肉、虾、牛奶等

尿素氮偏高原因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产物,因为它的体内组织分解过程是在肾小球中产生的,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得尿素氮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剩余部分才会进入肾小管排泄,所以如果尿素氮偏高,除了可能是因为蛋白质吃太多等生理原因导致的以外,就很有可能是因为病理性的肾脏损害。

尿素氮偏高的病因

生理方面

一般来说生理方面的尿素氮高是持续时间比较短暂的,很有可能是因为进食了大量的高蛋白类的食物,比如鸡蛋、蛋白粉等而导致的。

病理方面

病理方面得尿素氮偏高,大多数是长期持续性的,例如肾脏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等及其他,肾脏灌注不足,如急性失血、休克、脱水;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尿素氮偏高可能因为病理原理

除此之外,尿素氮偏高还可能是因为蛋白分解代谢亢进,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创伤等原因而导致的。

尿素氮偏高治疗方法

血尿素氮升高以后怎么治疗,首先得明确什么原因引起的尿素氮增高,最常见的病因是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同时肌酐也会升高,常见的病因有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以及肾衰竭等。

病理治疗

病理治疗可以应用保护肾脏以及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的药物,比如肾康注射液、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等,但是当肾功能损坏到一定程度时,进入到尿毒症期,就需要行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肾移植这些方式来降低尿素氮。

尿素氮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生理治疗

如果是因为蛋白质吃得太多导致的尿素氮偏高,那么停吃一段时间蛋白质就可以了,如果是因为心脏功能不全或腹泻等原因引起的肾缺水导致的,那么及时地补充足够的液体,恢复肾脏的血液循环即可。

尿素氮偏高异常数值

目前来临床上来说尿素氮正常值是在357~535mmol/24h之间的,如果有偏高或者偏低的迹象超过24小时那么就是临床意义上的确诊,就是异常的,排除生理原因,如果是因为病理原因导致的就需要积极就医,避免严重的情况发生,例如尿素氮异常偏高很可能代表肾脏受损的情况。

尿素氮正常数值

尿素氮偏高吃的食物

尿素氮偏高可以吃的食物还是很多的,如果只是生理性导致的,那么多吃绿色蔬菜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因为病理原因导致的则应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下面详述:

  • 如果单纯因为进食过多的蛋白质后导致尿素氮偏高,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杂粮等;
  • 如果是肾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尿素氮偏高,这个时候建议患者优质低蛋白饮食,所谓的优质蛋白常常是指鸡蛋、鱼肉、瘦肉、虾、牛奶等;
  • 如果消化道出血所导致的尿素氮偏高,这个时候建议在出血的急性期禁止饮食,待出血好转后可以适当的进食流质以及清淡食物,比如稀饭、面条等。
尿素氮偏高应该饮食清淡

除此之外,虽然这些食物都是可以吃的,但是吃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的,例如因为脂肪能抑制尿酸排出,应少吃,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等。

参考资料
展开
1.吴建曾,程明刚.《妊高征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引用日期 2021-12-03]
0条评论
空空的评论区
推荐问题
抱小孩后腹痛,分泌物由褐色变成粉色,是不是又怀孕了?
星隐 已帮助5位姐妹
抱小孩后腹痛,分泌物由褐色变成粉色,可能不是怀孕。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妇科疾病导致的,像盆腔炎或者宫颈炎、子宫 ...
23 赞
0 评论 2021.08.19
多囊患者不孕,是否需要做激素检查和输卵管造影?
钱掌柜 已帮助7位姐妹
多囊患者不孕,可以做激素检查但不用做输卵管造影。可以做这个性检查来检查体内的激素是否正常,但是不用做造影,因为目前 ...
159 赞
0 评论 2021.08.19
多囊卵巢卵泡不长,无法自行排出,应该如何治疗?
王金川 已帮助1位姐妹
多囊卵巢卵泡不长,无法自行排出,可以服药进行治疗。不发育可以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多囊引起的,可以在医 ...
53 赞
0 评论 2021.08.19
高三女生月经持续40天淋漓不尽,出血量少,是什么原因呢?
林之鹤 已帮助8位姐妹
高三女生月经持续40天淋漓不尽,出血量少,可能是排卵紊乱造成的。这种情况,要看患者的月经周期是不是正常的,如果没有 ...
35 赞
0 评论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