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糖尿病又称支链酮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单基因病,具有严重的临床表现,如出生后即发病,患者的尿、汗和耵聍中有特殊的枫糖臭味,婴儿期喂食困难、中枢神经受损和代谢性酸中毒,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枫糖尿病又称支链酮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单基因病,具有严重的临床表现,如出生后即发病,患者的尿、汗和耵聍中有特殊的枫糖臭味,婴儿期喂食困难、中枢神经受损和代谢性酸中毒,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枫糖尿病是由于体内代谢酶存在缺陷,导致支链氨基酸降解代谢出了问题,其实枫糖尿症很罕见,国内发病率约为1/200000-1/300000,多在新生儿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多缺乏特异性,多以喂养困难、嗜睡、肌张力增高以及特殊的枫糖尿味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抽搐、昏迷及全身衰竭的症状。
枫糖尿病[1]根据代谢酶缺乏和表现的差异,分为五种类型:经典型、E3缺陷型、硫胺素反应型、间歇型、轻型,下面介绍一些各类型的具体信息。
枫糖尿症(MSUD)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由于编码支链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branchedchainketoaciddehydrogenasecomplex,BCKDC)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BCKDH的活性降低或缺失,使支链氨基酸转氨过程中,其衍生物α-酮酸不能发生氧化脱羧反应,从而导致α-酮酸及支链氨基酸在脑组织及体液中不断蓄积,最终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枫糖尿病一般有多尿症、多饮症、吃得多、体重减轻、视力模糊、疲劳和虚弱等症状,下面从几种不同类型的分类来分别讲解其具体的症状表现。
最为常见,发病早,出生12小时,即可在耳部耵聍(耳屎)中出现枫糖气味;出生12~24小时,可在尿液和汗液中出现枫糖气味;2~3天后出现酮尿、喂养困难、情绪不稳易激惹。
4~5天开始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脑病症状,表现为哺乳困难、阵发性呕吐、拒食、嗜睡、惊厥发作、刻板样动作(如“击剑”、“蹬车”);在生后7~10天可出现昏迷和中枢性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治疗,患儿可在出生数天内死于严重的代谢紊乱。
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症状较经典型轻,神经系统体征不明显,较少出现急性代谢紊乱现象,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落后、喂养困难、易激惹,可在耵聍中闻到枫糖气味,应激情况下(感染、手术)可以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脑病。该型多数患儿在婴儿期或学龄期出现智力减退。
呈间歇发作,早期生长发育均正常,在应激情况下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共济失调(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和酮症酸中毒(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极少数严重患者可导致死亡。该型好发于较大儿童及成人,常由感染或手术中诱发出现昏迷及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死亡,少数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减退。
本病不能根治,但及时正确治疗可使患儿存活,症状可得到改善。临床常见的枫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有饮食治疗、急性代谢危象的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