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丹毒多突然而起,发无定处。多因火毒邪风感于肌肤郁蕴而突发。或因发于头部者名曰抱头火丹,或因发无定处者命名为赤游丹,或因发于下肢者又称为流火。
病理病因
丹毒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鼻炎、足癣、湿疹、糖尿病等是其危险因素,大多数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其次是G、B、C或D组金黄色葡萄球菌。
诱发因素
- 足癣、趾甲真菌病和鼻炎,是引起小腿及面部丹毒的主要诱发因素;
- 小腿溃疡、慢性湿疹等也可诱发本病;
-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酗酒;
- 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等,下肢淋巴阻塞或水肿。
此外,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肠耶尔森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也会引起丹毒的症状,病原菌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处细微的损伤而侵入致病。
临床表现
可见成片红肿的炎症迅速出现并蔓延,特别常见于小腿和面部,病变区域可有烧灼感、触痛,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的界线。发病前可有发烧、寒战等全身症状。
典型症状
- 好发部位:丹毒多发生在小腿和面部,也可发生在足背,多为单侧性;
- 症状及皮损特征:起病急剧,发病前可有全身不适、寒战、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病变区域:与正常组织间有明显的界线,有时在红斑基础上可发生水疱、大疱或血疱;
- 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炎症消退后,局部可能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和脱屑。
丹毒病情发展较快,皮肤突然出现大片红斑,有灼热感、疼痛,皮损迅速向四周蔓延,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大疱或血疱,伴有发烧、寒战或头痛等丹毒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检查诊断
医生一般通过观察皮损的外观就可作出诊断,难以确诊者可以通过细菌学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和抗DNA酶B测定试验等来进一步确定诊断。
相关检查
- 1. 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 2. 细菌学检查:医生会从脓疱或大疱中取疱液,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 3. 其他血液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
- 4. 影像学检查:诊断丹毒通常不需要影像学检查,但是当怀疑有骨关节受累时,医生可能建议做磁共振成像和骨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 5. 病理检查:医生会从患处取一小块组织进行活检,制成病理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 6. 特殊检查:ASO和抗DNA酶B测定试验是链球菌感染的重要指标。直接免疫荧光和乳胶凝集试验也可用来检测皮损组织中的链球菌。
本病会和接触性皮炎、类丹毒、蜂窝织炎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还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判断,鉴别患者症状具体属于哪一类疾病。
治疗方法
该病治疗以抗生素为主。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可缓解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并防止复发。口服药物无效或感染比较严重者,需静脉滴注抗生素,在疼痛部位进行药物冷湿敷可缓解不适症状。
药物治疗
- 系统药物治疗:丹毒首选青霉素治疗,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可恢复正常,但患者仍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防止复发;
- 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红霉素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耐药率相对较高的地区可能效果不佳;
- 外用药物治疗[1]:可用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上药物进行治疗。
预后护理
丹毒患者的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在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后可治愈,但是皮肤可能需要几周才能恢复正常,且治愈后常常有脱屑的现象。
并发症
- 1. 淋巴管阻塞:病变反复发作可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液淤滞,最终形成淋巴水肿、肢体肿胀、局部皮肤粗厚,甚至发展成象皮肿;
- 2. 感染性休克:全身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可表现为皮肤冰冷、脸色苍白、少尿或无尿、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状,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 3. 脓毒症: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全身性脓毒症;
- 4. 菌血症:引起丹毒的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会引发菌血症。此时感染可能会扩散到心脏、骨关节等,引起心内膜炎、滑囊炎、关节炎或肌腱炎。
生活管理
-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限制活动并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胀;
- 冷敷病变部位,可缓解疼痛;
- 下肢皮肤感染和水肿的患者,在康复后可以穿一个月压力袜,以促进感染部位的血液和淋巴循环。
该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同时遵医嘱坚持用药,确保剂量、疗程足够,以有效杀死细菌,患者需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如经治疗后无好转甚至加重,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