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链球菌感染较少见,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产后哺乳期的产妇,尤其初产妇更为多见,发病多在产后3~4周,如处理不及时,病程往往拖延很长,严重者可并发全身化脓性感染,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影响婴儿的正常哺乳。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链球菌感染较少见,急性乳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产后哺乳期的产妇,尤其初产妇更为多见,发病多在产后3~4周,如处理不及时,病程往往拖延很长,严重者可并发全身化脓性感染,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影响婴儿的正常哺乳。
近些年,随着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女性产后患急性乳腺炎的概率有所下降,但仍旧较高。据2017年美国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为9.5%~33%,这意味着每10个哺乳期妇女,就有1~3人患乳腺炎。
除产后全身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外,急性乳腺炎(细菌性)主要由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引发。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则是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
急性乳腺炎(细菌性):乳汁淤积
急性乳腺炎(细菌性):细菌侵入
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
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是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乳房炎性病变。其中,新生儿急性乳腺炎是由于雌激素或促乳腺分泌素的短暂影响而引起的;青春期急性乳腺炎是由于暂时性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炎性病变。
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大、疲劳、罹患其他疾病、受寒等一方面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抗感染能力减弱,另一方面会促进菌群失调。
母亲因素:
婴幼儿因素:
急性乳腺炎[1]病人感觉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随着炎症发展,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常有病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一般起初呈蜂窝织炎样表现,数天后可形成脓肿,脓肿可以是单房或多房性,深部脓肿还可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进而形成乳房后脓肿。
急性乳腺炎(细菌性)
乳头炎和乳晕炎:由于乳头和乳晕部的皮肤皱褶不平,乳晕范围内又有丰富的乳晕腺、皮脂腺和毛发等结构,绝大多数哺乳期妇女的乳头、乳晕上都带有细菌,40%左右的婴儿的口腔内带有致病菌;该部位皮肤比较脆弱,很容易受乳汁、汗液的浸泡而发生糜烂或湿疹,上述这些因素是形成乳头炎、乳晕炎的重要原因。
乳晕下复发性脓肿:乳晕下复发性脓肿比较少见,其主要见于中、青年妇女,发病原因与授乳无关,致病菌经乳晕区的皮脂腺或汗腺侵入到皮下,并在乳晕区皮下形成一个如绿豆粒大小的硬结。局部轻微疼痛,硬结表面皮肤略呈红色,数天后即可溃破流出少许淡黄色脓液,而后形成一条细小窦道,待窦口闭合后,炎症可复发。
乳腺周围脓肿:位于乳房皮下或发生在胸大肌筋膜前方、乳腺组织后方的化脓性感染,可形成脓肿,即乳腺周围脓肿,位于乳房皮下的脓肿由于位置浅显,患者局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轻微或缺乏,脓肿易向皮肤外破溃,发生在乳腺后、胸大肌筋膜前的疏松结缔组织层的脓肿,亦称为乳房后脓肿。
乳腺炎和乳腺脓肿:乳腺炎是乳腺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乳腺炎较乳腺周围炎多见,是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炎症,多发生在产后第3~4周内。其可以是单侧乳房发病,也可是双侧乳房同时发病,炎性病变仅侵犯一个乳腺腺叶者少见,大多数的情况是侵犯数个腺叶,甚至所有的腺叶同时受累。
乳房弥漫性蜂窝织炎:本病的特点,是炎性病变迅速侵犯了几乎整个乳房,病情严重,患者伴有高热及严重的全身症状,有时患者可迅速并发脓毒血症,早期无脓肿形成的征象,而晚期亦可形成乳房脓肿。
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
新生儿急性乳腺炎:新生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临床有时可见到乳腺轻度肿胀、变硬,乳房皮肤略微发红等急性炎症的表现,临床也可见到在乳房肿胀的同时,从乳头中分泌出乳汁样的液体,如果强行挤出这种液体,或者虽然无外伤而有致病菌侵入乳腺时,则可引起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青春期急性乳腺炎:青春期急性乳腺炎,大多发生在性成熟期的14~18岁男孩和女孩,患者表现为乳房略微增大、胀痛、压痛等急性炎症的征象,个别患者的乳头上有乳汁样分泌物溢出,极少数患者的乳房可中等度肿大、乳头凸起,乳头、乳晕着色。
当患者感觉到乳房不舒服的时候,可到医院的乳腺科、乳腺外科、乳腺中心等就诊,基层医院如果没有乳腺相关科室,可选择普通外科或外科就诊,而判断急性乳腺炎的方式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来进行。
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早期呈蜂窝织炎表现而未形成脓肿之前,应用抗生素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因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可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的结果,可试用青霉素,或用耐青霉素酶的苯唑西林钠,或头孢一代抗生素如头孢拉定,对青霉素过敏者,则应用红霉素,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做脓液抽吸或脓肿切开引流。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患者应停止哺乳,可口服溴隐亭,或已烯雌酚,或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至乳汁停止分泌为止。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外吹乳痈”,治疗主要以内治口服中药和外敷中药为主,内外综合治疗的主要原理为清热解毒、除湿化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初期症见:气滞热蕴乳房局部肿胀疼痛,肿块或有或无,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红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成脓期症见:热毒炽盛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掀红,灼热,疼痛如鸡啄,肿块中央渐软,有应指感;可伴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滑数。治法:清热解毒,托毒透脓。
溃脓期症见:正虚邪恋溃破后乳房肿痛减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乳汁从疮口溢出形成乳漏;面色少华,全身乏力,头晕目眩,或低热不退,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弱无力。治法:益气和营托毒。
超声引导下脓肿细针穿刺冲洗术:许多临床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可以代替切开引流术。细针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方法优点突出:操作简单快捷,门诊可实施,无切口无瘢痕,无须换药,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且不影响母乳喂养,其应作为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期治疗的首选方案。
切开置管冲洗引流术:早期使用该技术时所有脓肿患者均使用置管引流,也能达到彻底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的目的,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可缩短残腔闭合时间。由于手术切口小,治疗期间具有无须频繁换药且不影响愈合,且较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有减轻乳管损伤的特点,但与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冲洗术比较仍有创伤较大的特点。
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术:超声引导下术者利用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将脓液抽吸干净,同时将脓肿壁坏死组织一并切除,也可在切除后留置引流管冲洗。但是目前没有研究证实,该方式较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引流术及切开引流置管冲洗术更有效,且该治疗方法费用高昂,故需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