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源于神经嵴细胞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年发病率约为1/20000,根据临床表现,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将其分为Ⅰ型和Ⅱ型。
神经纤维瘤病形成原因
神经纤维瘤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是基因突变引起,存在神经纤维瘤病家族史,神经纤维瘤病患者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放射线,过度饮酒吸烟等,都有可能诱发出现神经纤维瘤体或者导致其他恶性肿瘤发生增加。
神经纤维瘤病1型
- 临床特征:多发的牛奶咖啡斑(>6个,青春期前患者最大径>0.5cm)、腋下和腹股沟雀斑、散在的多发皮肤神经纤维瘤(>3个)和虹膜Lisch结节(错构瘤),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会表现为学习困难,比较少见但更为严重的症状还包括网状神经纤维瘤、视神经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脊柱侧凸,胫骨发育异常和血管病;
- 防治:广泛的皮肤及皮下肿瘤无需特殊治疗,如颅内或椎管内的单发肿瘤以及周围神经肿瘤迅速长大或压迫神经者,应手术切除,以解除压迫或防止恶变。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 临床特征:双侧听神经瘤、脑膜瘤和脊髓背根神经鞘瘤,但皮肤损伤或神经纤维瘤少见,慢性起病,逐渐进展,先出现眩晕,耳鸣,耳聋等前庭及耳蜗神经的症状,后枕部疼痛不适,邻近脑神经受损表现为面部疼痛,感觉减退,面肌抽搐,周围性面瘫,小脑共济失调,颅高压症状,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
- 防治:NF2手术治疗效果差,不宜手术,小的肿瘤可采用聚焦放疗,大的肿瘤威胁到生命,可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本身是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生活在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电离辐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等,过度饮酒、吸烟,都容易诱发神经纤维瘤病的症状出现,然而,导致神经纤维瘤病出现的基因突变,多数原因不明,随机发生的基因突变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神经纤维瘤病症状表现
神经纤维瘤病[1]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类型不同症状也不同,主要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斑、腋窝雀斑,以及神经纤维瘤伴发肿瘤压迫、侵蚀周围结构出现的神经系统及内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
- 1. 皮肤症状:患者可于出生时出现牛奶咖啡斑,为棕色或牛奶咖啡色斑疹,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大,颜色由浅变深,数量增多,多见于躯干、四肢等非暴露部位,大小不等、边缘清晰、多呈卵圆形,不突出于皮肤表面;多数1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还会在腋窝与腹股沟出现多发雀斑;
- 2. 丛状神经纤维瘤:神经干及其分支的弥漫性神经纤维瘤,约占1型神经纤维瘤病患病人数的30%,多在儿童期出现,表现为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肤表面增厚、色素加深或者伴有咖啡斑,并引起颈、面、唇、舌、颈后或一个肢体的弥漫性肥大,质软且具有弹性,可自由移动,可出现压痛;
- 3. 肿瘤症状: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常患有各种良恶性肿瘤,如视神经胶质瘤、皮肤神经纤维瘤体等,儿童期即可出现,但多数于青春期快速增多,分布于躯干、四肢及面部,呈圆顶状软结节,表面光滑,皮肤完好,为正常肤色或淡红色、粉红色、黄褐色;
- 4. 神经症状:随着肿瘤大小的变化,导致压迫局部神经,表现为压迫症状如智力减退、记忆障碍、癫痫发作、脊髓疼痛等,同时,本病也容易合并颅脑结构异常改变,合并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比如多动伴有注意力不集中;
- 5. 眼部症状:表现为眼睛突出,眼眶部位皮肤肿块,且眼底有灰白色的肿瘤,对视力损害较大,严重者视力将完全丧失。
若皮肤出现咖啡牛奶色斑、腋窝雀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体等疑似神经纤维瘤病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请医生进行诊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神经纤维瘤病基因介绍
具有遗传异质性的NF主要有2个致病基因NF1和NF2,分别导致NF1和NF2,NF1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完全外显,半数患者是基因新生突变(突变率为1/10000),没有家族史,致病基因为位于17q11.2的NF1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编码神经纤维蛋白。
NF1基因长289701bp,由60个外显子组成。最长的一个转录本(NM_000267)包含58个外显子,编码2839个氨基酸,已有的研究表明,NF1基因突变形式多样,有染色体异常,全基因缺失、多个外显子缺失,插入突变、无义突变、错义突变和内含子突变。但突变多为微小改变(点突变或微小缺失/重复),4%-5%的患者为NF1全基因缺失。
NF2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一半以上患者为新突变者。致病基因为位于22q11.2上编码膜突样蛋白的NF2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基因,NF2基因含17个外显子,转录产物为神经膜细胞素,被认为是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在细胞骨架和细胞膜之间起连接作用,该蛋白的缺陷和失活使细胞生长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