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报道还详细地描述了这部分患者生病、求医的过程,以及孩子与父母的剧烈矛盾冲突、患病后难以坚持学习的巨大困惑等,以下针对这篇报道中的几个要点,也是广大患者父母的几个痛点,我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尤其是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的突破性发现,谈一下新的见解和建议,希望对患者和父母有所帮助。
这部分孩子和家长对抑郁症有较大误解,可能将抑郁症与脆弱、退缩联系在一起,也可能认为这根本就不是病。对于患者父母而言,如果他们对抑郁症缺乏理性科学的认知,极有可能因一些不经意的言行举止对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令患者更加愤怒或自我否定。只有患者、父母纠正自身对抑郁症歪曲、落后的认知,才能持有更积极的心态,并更有可能寻找到合适自己的康复路线。
不少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疗效。有的患者反而先出现药物副作用,或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感到厌烦,逐渐失去康复信心。患者父母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要一味抱怨国内的精神科诊疗水平低。在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也有这样、那样的弊端和问题。患者的父母,遇到困难要积极解决,不要总是外归因、责备别人而不反省自己。否则将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康复。
孩子复学后的波动有可能是学习障碍的表现,而非真正的精神心理症状。但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对此不了解,很容易认为孩子复发了,进一步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难以回归学校,但能在家中自学、上辅导班等,这也不失为一种折衷方法。只要孩子坚持学习,这就是很大的进步,父母必须给予具体的肯定。
最后孩子能不能更顺利地康复,康复的程度如何,这与父母对疾病的认知和知识、父母与孩子共同选择的治疗方法、父母是否真的做到了深刻的自我反省等有密切联系。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孩子们摆脱疾病,甚至将患病经历转化为人生财富,令整个家庭都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