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孩子随父姓”确实是一种默认的传统文化习俗。虽然现在男女平等了,女性地位不断提高,不少人开始高举“子女随母姓”的旗帜,也得到了很多女性的赞同和支持,但是为什么始终是无法落实下来呢?原因很现实!此前需要明确一点,孩子随母姓是受法律保护的,法律规定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还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1、家里老人差别对待
姓氏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标志,它是宗族的象征,更是血脉延续的标志,孩子和谁姓时长辈有着莫大的意义,虽然他们可能嘴上没有说出来,但是很多老人潜意识里还是会有这样的偏执。
如果家里有一个孩子跟父亲姓,一个和母亲姓。那么在爷爷奶奶可能会更偏心随父姓的孩子,而外公外婆这更偏袒随母姓的孩子,很难一碗水端平。
2、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把两个孩子的姓氏分开,在一定程度上有点像是“分家”的感觉。父母本身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在潜意识里,会觉得这个随母姓的孩子和妈妈亲一点,随父姓的孩子会和爸爸亲一点,这样尴尬的情况本身就违背了随母姓的初衷。
3、影响孩子之间感情
孩子之间吵架是经常会发发生的事情,吵架说狠话时,一句“这里是我家,你跟我们的姓都不一样。”无疑会击溃其中一个宝宝的自尊心,兄弟间的感情也会产生裂隙,严重影响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4、近亲结婚几率增大
这个隐患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如果说以后孩子都随母姓了,那么一旦一家的儿子比较多,以后的孩子都跟着母亲姓,一个血统变成“百家姓”,那么到三代、四代子女以后,孩子出现近亲结婚的几率就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