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认为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生是由于阴道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导致其他病原如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弯曲弧菌等的大量繁殖,而BV实际上是以加德纳菌为主的一种混合感染。而在1954年时,因对其病原认识的不清而曾称为嗜血杆菌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直至1984年在瑞典的专题国际会议上正式命名为BV。
近年来认为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生是由于阴道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导致其他病原如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弯曲弧菌等的大量繁殖,而BV实际上是以加德纳菌为主的一种混合感染。而在1954年时,因对其病原认识的不清而曾称为嗜血杆菌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直至1984年在瑞典的专题国际会议上正式命名为BV。
细菌性阴道病也叫细菌性阴道炎,是一种由阴道加特纳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导致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有鱼腥臭味以及外阴瘙痒、灼热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它主要可以分为,嗜血杆菌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厌氧菌阴道炎等。
细菌性阴道病[1]非单一致病菌引起,而是多种致病菌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多个性伴侣、频繁性交或阴道灌洗使阴道内pH偏碱有关。而以下因素可能增加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风险:
细菌性阴道病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因为这种病多是细菌感染造成的,平时如果不注意下体清洁或者是性生活卫生的话,就很容易患上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的传染性极强,而且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尽早就医:
细菌性阴道炎经常发生在性活跃时期的女性,约有10%-40%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在常规查体的时候医生告诉有细菌性阴道炎或者HBV阳性,症状可能表现为白带异常,性交后加重,白带有腥臭味,白带较多,呈均匀一致稀薄样,阴道口可能有瘙痒或者有灼烧感,同房后加重症状。
细菌性阴道炎是很多女性都发生过的妇科疾病,该病发作主要的症状是阴部会有异常分泌,表现为白带多、颜色黄,有腥臭味,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么,细菌性阴道炎就会引起以下几种并发症:
关于细菌性阴道炎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细菌性阴道病长期以来危害着妇女的健康,而有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前提是快速地对病原菌做出准确诊断,需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阴道检查来明确诊断。
阴道检查见阴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容易从阴道壁拭去。医生会用肉眼观察阴道是否有感染的迹象,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等炎症表现。医生还会行盆腔检查(将两根手指放入阴道,同时用另一只手按压患者的腹部,检查盆腔器官有否压痛)。
1、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医生会取少量的阴道分泌物涂在玻璃片上,与生理盐水混合,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寻找一种叫做“线索细胞”的特殊细胞。如果镜下线索细胞数量占鳞状上皮细胞比例大于20%,可以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2、胺试验:将少许阴道分泌物涂在玻璃片上,加入几滴氢氧化钾溶液,如果产生烂鱼肉样腥臭气味,提示细菌性阴道病。
3、阴道pH值测定:医生会在患者阴道内放置pH试纸,来测定阴道的酸碱度。正常阴道内的pH≤4.5,多在3.8~4.4,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pH值一般大于4.5。阴道pH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但正常妇女在性交后、月经期也可有阴道pH的升高,其特异性不高。
4、VPⅢ微生物确认试验:利用DNA探针检测致病菌的基因成分,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可提供较为客观的检测结果。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一般有症状的患者、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子宫内膜活检等情况,医生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选用抗厌氧菌的药物,主要有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霉素等,其中甲硝唑可以抑制厌氧菌的生长,而不影响乳杆菌的生长,是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具体用药方法如下:
全身用药
局部用药
细菌性阴道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但是患有此病者发生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所以性交时应做好防护措施,以减少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具体还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除了注意以上这几个问题之外,也要注意调整好作息规律,要保证睡眠充足不能经常熬夜,还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能生气动怒。另外定期去医院做复查工作,根据病情的恢复状况及时更改治疗用药,这样就能防止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副作用。
很多时候女性会因为日常卫生护理不当等原因而引发细菌性阴道炎的感染。而这一疾病的出现往往会让患者出现局部瘙痒不适、白带异常有异味等现象,往往使得患者的情绪和日常神工作等都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细菌性阴道炎的预防办法有哪些呢?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细菌性阴道病: